問答 | 視頻號的內容生態(tài),與快手和抖音有哪些不同?
{{item.summary}}
話題
同樣都是做短視頻,微信視頻號的內容生態(tài),與我們熟悉的快手和抖音相比,到底有哪些區(qū)別?關于這個問題,大家怎么看?
解答
吉子(連鎖門店運營負責人):
內容分發(fā)機制不同
快手和抖音是沒有好友關系鏈的,所有內容分發(fā)只能依靠算法。
這樣就會導致一種結果:平臺里最火的那些視頻內容,一定是受到普羅大眾喜歡的、貼合人性的東西。
在視頻號里,有兩種內容分發(fā)機制:一種是基于微信里的社交關系鏈,像是朋友分享、點贊、收藏過的視頻,可能就會推送到你面前;
二是基于興趣列表的算法推薦。其實很多人都會好奇自己的好友會看什么內容,所以看到好友贊過的內容,也會忍不住點進去??梢哉f某種程度上,通過社交關系鏈的分發(fā)算法,是遠高于機器算法的。
此外,視頻號還有基于地理位置的分發(fā)。所以相對來說,視頻號的分發(fā)機制更豐富,能讓每個人看到的內容更加“千人千面”。
大盼(上市公司運營人):
內容生態(tài)不同
分發(fā)機制的不同,也會造成內容生態(tài)的差異。
現在抖音、快手的內容生態(tài)是金字塔型的,抖音打開頁是「推薦」、快手打開頁是「關注」列表,流量主要集中在頭部。
而微信視頻號的最終形態(tài)不會是金字塔型,而是橄欖型的——頭部創(chuàng)作者不會很多,但中腰部創(chuàng)作者特別多。
可能會出現 1 億創(chuàng)作者中有上千萬的中小型創(chuàng)作者(幾萬粉絲)的局面。而尾部的視頻號創(chuàng)作者,他們發(fā)內容也許跟朋友圈一樣,只是為了給朋友看。
啾啾(熱心網友):
流量結構和生命周期不同
我們可以做一個類比來理解視頻號的流量結構。粉絲相當于「基本工資」,而內容質量相當于「績效獎金」。
你的粉絲數目決定了基本瀏覽量,就像你的基本工資。內容質量的好壞決定了有多少人點贊、收藏和轉發(fā),也會影響內容在公域獲得的曝光數。
視頻號的爆火,不是像抖音快手一樣,你發(fā)完內容后馬上就爆了。而是內容發(fā)出去可能過了兩三天之后,流量突然間起來了。
你的內容是先由別的用戶決定好不好,再決定到公域爆不爆。所以說,視頻號內容就是你的績效獎金,會根據你的內容質量來獲得額外收益。
而且對于視頻號來說,微信的私域流量相當于「理財收益」。創(chuàng)作者可以通過視頻號,將用戶引導到企業(yè)微信、個人號、微信社群等私域流量池里來。這樣可以帶來更多的、更長生命周期的瀏覽量,這部分相當于在工資和績效之外的理財收益。
基于視頻號的這種內容特點,有贊可以提供一個供貨商推薦機制,根據視頻號粉絲的特征選擇適合賣的商品,而且會告訴創(chuàng)作者:可以怎么講解商品、直播腳本是什么。
ENDING
關聯閱讀:
推薦經營方案


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


-
1000+最佳實踐
-
500+行業(yè)社群
-
50+行業(yè)專家問診
-
全國30+場增長大會
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